权威配资,汕头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和省委“1310”具体部署,落实省委常委会在汕头调研时的工作要求和省委常委会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23年工作,研究部署2024年工作。
会议强调,要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发展思路,以贸促工、以工兴贸、工商并举,激励全市上下在新时代新征程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坚决扛起经济特区和省域副中心城市职责使命,争当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发展领跑者,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贡献汕头力量。
随后,汕头六区一县陆续召开全会,回顾总结过去一年,部署新一年工作任务。
●南方日报记者辛均庆蔡沚彦郑淼鑫通讯员周晓敏
金平区
奋力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
近日,汕头市金平区委五届五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回顾总结2023年工作,研究部署2024年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以更大的力度抓紧抓实“百千万工程”这一优势塑造工程、结构调整工程、动力增强工程、价值实现工程,以更坚实的步伐走好走实“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以贸促工、以工兴贸、工商并举,以更清晰的思路聚焦聚力“工业上楼、科技赋能、城市更新、产城融合”,奋力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金平实践。
汕头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了金平区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的目标定位。去年以来,金平区抓紧抓实“百千万工程”,明晰“工业上楼、科技赋能、城市更新、产城融合”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六大攻坚行动,健全“1+6+N”实施路径,不断推动“头号工程”走深走实。金平区委五届五次全会提出“以更大的力度”“以更坚实的步伐”“以更清晰的思路”锚定这一任务,彰显了金平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产”字当先加快转型
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第一个字就是“产”。有产业,城市才能发展,有高质量的产业,城市才能高质量发展。过去一年,金平区在产业发展的成效可圈可点。尤其是在大力推进产业强区,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方面。
2023年,金平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优势产业集群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据统计,绿色印刷包装、智能装备、新材料、大健康等四大新兴产业集群产值占全区近八成。2023年1—11月“三新两特一大”规上工业产值增长8.6%,工业增加值增长14.3%。实施工业企业倍增培育计划,46家重点工业企业2023年1—11月产值增长12.4%。
同时,金平区坚持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全力支持企业组建各级创新服务平台,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60.2%。组建科技暖企服务队,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推动32家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49个,撬动企业投入资金超过4757万元。在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方面,1—11月,全区工业技改投资完成32.24亿元,增速87.7%。
金平区还通过企业自主改造、政府主导改造和集体主导改造等模式,加大力度推进低效产业用地再利用,2023年完成“工改工”超1000亩,新增工业厂房建筑面积135.47万平方米。
在招商引资方面,过去一年,金平全区新落地5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50个,投资总额50.3亿元。同时,推进金平区与光明区共建产业合作园区规划建设,目前已确定三个片区约2100亩用地作为园区选址。金平—光明“反向飞地”正式启用,吸引10家优质企业入驻。
推动集聚释放潜能
新的一年,金平区提出,依托金平扎实的产业基础和涉农片区的发展空间,以产业发展带动涉农片区的配套发展,进一步推动项目集聚、产业集聚、要素集聚,将发展势能和潜能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其中,重中之重是要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推动工业园区扩围、提质、增效。金平区将把重点放在推进现代产业集聚区向东、西、北三个方向的涉农片区拓展延伸上面,加快推进现代产业集聚区月浦片区的用地征收工作,引进产业项目带动园区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同时,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产业规划,提升园区基础设施硬件配套,优化园区运营管理服务,打造智慧园区管理模式。
过去一年,金平区大力推动工业园区向涉农片区拓展延伸,规划占地7400亩的现代产业集聚区。据介绍,目前举登片区一期征收161亩工业用地,引进总投资13亿元的5个产业项目。
新的一年,抓住深圳光明区对口帮扶协作的契机,金平区将深度建设光明—金平共建产业园。围绕产业有序转移,紧抓共建园区框架协议重点任务,支持光明区优质企业将生产制造环节向共建产业园区转移,积极构建双方“总部+基地”“研发+生产”“服务+生产”等合作模式,加快推进园区运营建设。
在拓空间方面,金平区将大力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加快村级工业区升级改造,纵深推进“工改工”,计划完成1000亩左右的“工改工”任务。同时,积极推广通用厂房模式,分类施策盘活闲置土地和厂房,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基础设施是涉农片区的短板之一。2024年,金平区将推动基础设施均衡通达,推进金凤西路二期、天山北路、军基路等城市主干道建设,加快完善金凤半岛、物流园区、大港河等片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全力配合市推进牛田洋快速通道、金砂西路西延段、金凤西路三期、粤东城际铁路征地拆迁等路网建设,推进新科路、潮安路、潮州路等工业园区配套道路建设,进一步打通西片区城市交通动脉,不断拓展城区发展空间。
龙湖区
当好都市圈发展“桥头堡”
,中共汕头市龙湖区委七届六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吹响特区原点新一年奋起直追、迎头赶上的冲锋号角。将近1.3万字的全会报告,全面回顾了龙湖2023年走过的历程,奋发有为、苦干实干成为年度关键词,并对2024年推动龙湖现代化建设作出部署,让目标更清、方向更明、信心更强、底气更足。
全会指出,龙湖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自觉扛起“迎头赶上”的历史责任,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发展思路,以贸促工、以工兴贸、工商并举,全力以赴建设先进制造业发展基地、现代服务业发展旺地、城乡一体化发展高地,进一步做大做强粤东城市核心区功能,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龙湖实践。
做大优势产业做强核心功能
,省委常委会今年首站调研汕头,提出坚持“贸”字当先、“工”字为本。作为汕头经济特区发祥地、城市核心区,龙湖区如何作为?在日前召开的全会上,龙湖给出了答案。
全会上,龙湖区委书记蔡向鸿铿锵有力地表示,“‘贸’字当先、‘工’字为本”既是汕头的城市灵魂,也是龙湖的立区之本。龙湖因工而建、因贸而兴,从特区初创就是走“三来一补”、工贸并举、海外创汇的发展路子。
这一番话,道出了龙湖发展的原动力,也揭示了龙湖未来的主攻方向。当前,龙湖工业占GDP比重已经达到24.5%,增速贡献率达到39.5%,成为近两年拉动龙湖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商贸也是龙湖的传统优势领域,批发、零售等主要指标总量在全市占比超过一半。
在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上,龙湖提出,增强先进制造业带动效应和产业纵深,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特别是要聚焦先进制造业发展优势,推动更多制造业企业在龙湖集群布局总部,以“总部+研发制造基地”的功能链条虹吸资源,辐射带动产业形态实现转型跃升。
一方面,龙湖要突出科技创新动力引擎,突出“国”字头、“省”字号技术领先型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支持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抢占技术制高点,在细分领域集中发力、重点突围。
另一方面,龙湖要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集群,突出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大健康等支柱产业,深入推进“百亿企业、千亿产业”倍增培育,集中资源支持头部企业冲刺突破产值50亿元、100亿元大关,实现百亿企业“零的突破”。
同时,龙湖还将发挥重大产业平台的支撑保障作用,通过开展“园区建设提速年”行动等,整合资源提升和完善园区的软硬件配套。
如何扎实实践“以贸促工、以工兴贸、工商并举”?龙湖提出,要充分发挥粤东核心商圈优势,加快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在探索实践“工商并举”的融合发展之路上,坚持以市场带动工业、以工业支撑市场,市场与产业联动发展,鼓励本地批发、销售企业积极采用、销售本地产品。
作为粤东区域消费中心,龙湖将进一步吸引更多新业态选择龙湖、展示龙湖。其中,要推动万象城、苏宁广场等商业综合体连点成片、组团发展,吸引更多国内外知名品牌落地,打造业态多元、功能齐全的粤东区域核心商圈。
此外龙湖还强调,调动利用龙湖在海内外广阔的人脉资源,抓住汕头建设高水平跨境电商综试区和数字经济特区契机,建强“买全球卖全球”的贸易网络,积极引进国内知名大型电商物流企业、短视频直播平台,培育高能级贸易主体,拓展龙湖经济纵深。
坚持形象和功能两手抓
去年12月发布的《广东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力研究报告(2023年)》中,龙湖位列全省经济综合发展力榜第12名,是粤东地区唯一上榜的行政区;位列经济发展潜力榜第8名,是粤东西北地区的第1名。
这一报告,充分彰显了龙湖县域经济体的雄心,也诠释了龙湖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底气所在。全会提出,龙湖要自觉扛起“领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排头兵责任,坚决锚定做实做强省域副中心城市核心区的中心目标,当好汕潮揭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
以“头号力度”推进“头号工程”,龙湖有决心更有魄力。在全会上龙湖强调,推动龙湖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既是补短板更是增动能,要甩开膀子加油干,着重做好“特”“美”“聚”的文章,让美好蓝图变成现实图景。
大抓特色产业发展。龙湖在“百千万工程”实践中坚持差异化发展,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集中资源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工业、生态旅游、深海养殖,打造毛织高定、预制菜、海洋牧场等特色品牌。
打造美丽宜居乡村。龙湖率先垂范,答好环境综合整治优先题,纵深推进、重点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建立符合农村实际的环卫作业体系。深入实施绿美龙湖生态建设“六大行动”,优化提升“万里碧道”,加强中心城区“见缝插绿”,形成城市立体绿美生态网络。
突出集聚发展。龙湖进一步做好各街道、各村(社区)精准画像,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坚持“一月一主题”推进机制,发挥典型引领效应。
城市核心区有担当。立足粤东、着眼全局,龙湖坚持形象和功能两手抓,推动城市核心区与省域副中心城市相匹配,争当“领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排头兵。
对内整治,龙湖坚决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持久战;向外通达,龙湖加快交通“内部整合”和“腹地联通”;深化改革,龙湖推进营商环境和办事标准与先进地区全面接轨;资源互通,龙湖积极构建与华侨试验区协同协作的联动发展格局……
没有转变观念的“投石”,就激不起拼搏奋斗的“浪花”。全会还强调,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保障龙湖现代化建设,尤其是在实施“百千万工程”中工作不力、长期没有起色、成效不明显的,坚决予以调整,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一刻也不等、一刻也不慢。龙湖正在加压奋进、争先进位的氛围中激发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澄海区
建强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中共汕头市澄海区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总结2023年工作,分析研判形势,部署2024年工作,动员全区上下凝心聚力、砥砺奋进、争先创优,坚定不移以头号工程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奋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澄海实践。
从全局视野来看,这次全会与以往的重要提法、工作要求一脉相承,目标一以贯之,都是奋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新城、绿色家园、魅力侨乡、幸福澄海,为汕头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贡献力量。
拼经济拼项目拼发展
回望过去一年,澄海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全力以赴拼经济拼项目拼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取得新成效。
这一年,澄海很“忙”。深入实施玩具创意产业“四大行动”,兔年开春第一时间组织“百企千人”组团赴港参展喜获丰收,第22届玩博会办出澄海玩具影响力和竞争力,塑胶精密制造联盟正式成立,产业逐步迈向高端化、智能化、集聚化。先后赴东南亚、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地开展招商推介,推动次元玩家、SK新材料、伊美洁大健康、德信模架等一批优质企业、项目顺利落地。
这一年,澄海很“拼”。六合产业园4期共1.7万亩征地顺利推进;岭海工业园“一园双区”规划建设高标准推进;岭海中小微二期、万洋众创城、中科智谷等现代产业园区加快建设;完成“工改工”近1300亩;宝安—澄海共建产业园揭牌,产业协同发展基地“反向飞地”加快推进,集聚发展支撑力不断增强。
这一年,澄海很“热”。隆都镇“红侨”乡村振兴示范带火热出圈,成功打造店市古墟、“和美花海”等一批网红打卡点;狮头鹅产业城一期项目启动建设;发动镇村因地制宜谋划119个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召开招商大会面向社会集中推介;鼓励各村(社区)创新求变、主动发展,涌现出上华岛门、澄华西门、隆都前埔等一批盘活集体“沉睡资产”“静止资源”,做大做强集体经济的好经验、好做法。
这一年,澄海很“暖”。老旧小区改造加快推进,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684套;新建改建19个“长者饭堂”,建成6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示范点,为全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购买意外保险;“潮医智库”、医联体合作持续深化;城区智慧停车一期扩建项目完成建设,有效缓解人民群众“住房难”“养老难”“看病难”“停车难”等问题。
实施“五坚持五打造”
此次全会,澄海明确了战法——实施“五坚持、五打造”,即坚持以贸促工、以工兴贸、工商并举,全力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打造优势突出的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坚持城乡融合协调发展,加快提升城乡功能品质,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县域发展环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持续激发镇村发展活力,打造乡村振兴的澄海样板;坚持发挥潮侨文化纽带连结作用,以文化传承凝聚发展合力,打造独具人文魅力的和美侨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办好群众关心的民生实事,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澄海。
澄海将突出工业转型提质,做大做强玩具特色主导产业,深入实施玩具创意产业“四大行动”;突出贸易蓬勃发展,积极谋划中泰“两国双园”建设,组织动员企业抱团出海,高标准、高水平筹办第23届玩博会,推动澄海玩具“买全球卖全球”;突出科技创新引领,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突出产业集聚高效,扩大产业集聚发展效益。
“百千万工程”是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其中以城乡融合发展为主要途径、以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为目标,如何以头号力度推进“头号工程”?
先来看抓好城乡融合协调发展的澄海打法。澄海将坚持“硬环境”“软环境”两手抓,加快提升城乡功能品质,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县域发展环境,具体将从交通环境、城乡环境、生态环境、营商环境发力。
再看澄海如何激发镇村发展活力。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挖掘整合乡村资源,发现重塑乡村价值,以“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建设为重点,培育推广更多具有澄海特色的美丽富裕乡村新典范,打造乡村振兴的澄海样板。
作为红头船的故乡,如何凝心聚力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
澄海将深挖人文内涵,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提升侨胞向心力、提升文化吸引力、提升发展聚合力,彰显侨乡潮韵的风貌和魅力,广泛汇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民心所向,忧之念之;民康物阜,盼之行之。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澄海将实打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让城市烟火气更浓、幸福感更强。具体将兜牢社会民生保障权威配资,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守牢安全发展底线,强化基层社会治理。